丰图义仓是清朝末年在大荔县朝邑镇仰圣堡村,俗呼南寨子的土原上,修建起来的一座储藏粮食的民办仓库。占地面积约二十余亩,地势高燥,适宜储藏粮食。仓址东西长133米,南北宽83米,高约8米,成长方形。用大砖环砌周垣,垣内周列仓廒五十八洞,如储满粮食,可容30000多市石。 中间为天井,院落深广,存取食粮,互不扰累。南面洞开东西两门,中部照壁上镶着“丰图义仓”四个石刻大字,远远望去,清晰可辨。西南有坡道通仓顶,顶面平铺青砖,沿边砌以栏墙,四面并留畅通的排水道,晒粮转运,极其方便。仓外还筑仓
掘壕,固若金汤。
朝邑人阎敬铭是清朝户部尚书,善理财政,为人有远虑,他在丰年储粮,以备荒年的思想影响下,倡议建修义仓。修建工程从光绪8年(公元1882年)起到光绪11年(公元1885年)止,历经4年之久,动支白银30000余两,规模宏伟,坚固适用。竣工后,绘制详细图样报闻清延, 慈禧太后朱批为“天下第一仓”,与苏州丰备义仓并重一时,驰名全国。义仓建成十多年,就碰上光绪26年(公元1900年)的严重灾荒,多亏这里储备的粮食多才度过难关。
丰图义仓,位于朝邑镇南寨距县城163公里,是一座贮藏粮食的民办仓库,光绪八年(1882年)由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倡议修建,光绪十一年(1885年)竣工。因慈禧太后朱批“天下第一仓”而驰名全国。
该仓座北向南,高14.89米,东西宽133米,南北长83米,总面积1.1万平方米。砖砌周垣,南垣外洞开二门,名东仓门、西仓门,东、西仓门之间的壁上有似浮雕式的砖作仿木结构的歇山屋顶妆式,正中高嵌楷书“丰图义仓”石刻大字,字两侧有砖雕花瓶,下部有环带纹、葡萄纹、雷纹等图案。垣内周列仓廒58洞,每廒净长9.81~12.63米、宽3.72~4.2米、高2.41~2.85米,体积193.5~253.8平方米,外环廊房,有明柱108根。院落宽敞,行车敞通。院内偏南,以两条门道分界,又有东西排列三级建筑。
中间有一小院。进门先是东西各建厦房三间,紧接横建大房三间,大房东西两侧又各附耳房三小间。
仓 院内西南角有台阶通往仓顶,砖铺顶面,外高内低,四方共筑水馘道12个,并周砌女墙卫护。北仓顶正有朱文公祠。两侧镶嵌有慈禧太衙御书石刻“龙”、“虎”二个大字,仓外又筑外城,高7.7米,西有城门,东开小门。可谓城中有城。既安全,又别具风格。
该仓从建至今,一直用作粮站,为朝邑十二景之一,现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。
古老粮仓
丰图义仓是清末修建的一座储备粮食的民办粮仓,位于黄河西岸的陕西大荔县城东18公里的朝邑镇南寨子村,地处秦、晋、豫三省交汇的古渡驿道,与山西省的永济市隔河相望,1992年被列入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清光绪三年(1887年)关中大旱,户部尚书朝邑人阎敬铭倡议修建义仓,光绪八年(1882年)动工,光绪十一年(1885年)竣工,历时三年,费白银三万余两。慈禧太后闻奏后御封此仓为“天下第一仓”,与苏州的“丰备义仓”并重一时,驰名全国。
远眺丰图义仓,像一座壁垒森严、历经沧桑的军事古城堡。丰图义仓建筑格局为城中城,分内城和外城。外城紧贴黄河西岸高出滩涂的河塬,占地63亩,坐东朝西,城门西开,门洞宽达4米、高约6米,有两扇厚重的宫城门,大型卡车可来回穿越门洞,土城外筑护城河(城壕)。城北侧断开一条深壕,是关中盆地通向黄河古渡的驿道,形成东、南、北三面高显,西一面连塬的特殊地理位置。
防雨防潮是粮仓设计构筑的关键环节。
丰图义仓的设计构造简单而科学,许多建筑学家参观后惊叹不已。认为其设计理念仍值得现代建筑工程借鉴,民宅房顶一般采取两边分水法,西安明城墙墙顶采取由外向里斜面排水,这两种排水法的平面流程时间相对较长,特别是西安城墙一边汇水后容易渗入墙体。丰图义仓墙顶平面由青砖铺成,采取分段四周高中间低的地面,巧妙地将雨水汇于中间部位再下落水槽向院内排去,避免雨水四散造成积水、渗水或渗蚀墙体。
丰图义仓百年沧桑,至今仍能用,墙体院基少有裂缝破损,粮食不易霉变生虫,与其科学的建筑设计和完备的排水系统有直接关系。
志士义举
我国散见于民间的各种古代粮仓较多,历经百年沧桑仍在用的仅丰图义仓。
修筑丰图义仓的倡导人是清末东阁大学士、户部尚书、军机大臣阎敬铭。阎敬铭原籍陕西朝邑县(现大荔县)赵渡镇,道光二十五年进士,曾在山西任职、赈灾,后迁居山西永济。因善理财带兵,总理户部、军机有功,深得慈禧赏识,让其统管户部、把持军权,赐黄马褂,总理衙门行走,堪称当朝红人。
清朝政府积弱无能,内外交困,民不聊生。慈禧为贪享乐,要求户部筹款修建颐和园,财政当家人阎敬铭深知国库空虚,银两紧缺,对外贷款、赔款,对内修铁路、兴水师,围剿起义军,到处都得花银两。阎敬铭顶撞慈禧,有违懿旨,被革职为民。
阎敬铭在任时曾奉命赴山西赈灾,灾民无收,遍布饥荒,他体恤民情,为大清江山社稷忧心。
阎敬铭上掌握国库虚实,下体察黎民疾苦,于是动意在家乡朝邑组织乡邻修建粮仓。兴仓储粮确是一大义举,既在丰产之年积余入仓,囤积粮食,又可在荒年赈灾济民,福祉百姓。
当时朝邑县本有粮仓,但县城粮仓地处低洼的黄河滩涂,房旧仓潮,多发霉变,虫害粮损,旧仓已不能使用。要在朝邑小县设立官办仓,名不正言不顺,无国库正当银两来源,规模又比较小,就算阎敬铭敢挪用官银兴仓,还得落下“营私”、“欺君”的罪名。阎敬铭左思右想,得一万全之策,在家乡以修义仓名义倡导捐资,再从官银中挤出部分补贴,对上对下都好交待。于是,丰图义仓的修筑实际上是半“官”半“义”。
仓院内的两块记事碑文记载了当年兴仓时的捐资情况,并有“动之官差3万银两”的文字。
丰图义仓建成后,阎敬铭借鉴苏州“丰备义仓”的16条管理机制,整理仓储混乱现象,加强建章立制;重新丈量、登记土地,按优劣分为金、银、铜、铁等级别,额定每户的纳粮数,逐步使丰图义仓粮足仓兴,管理井然。
当地百姓至今还流传一段修建丰图义仓的有趣故事。慈禧曾下旨阎敬铭调拨银两,在朝内修建一座粮仓,以备大内粮荒之急,阎敬铭奉旨行事。粮仓建成后,阎敬铭奏报慈禧,慈禧闻奏大喜,欲御驾亲察,并示赏赐。阎敬铭忙回禀,此仓远在陕西朝邑,慈禧勃然大怒,要治其欺君之罪。阎敬铭急忙辩解,老朽愚钝,误将“朝内”听成“朝邑”,后又奏明丰图义仓的战略位置、建筑规模和赈灾意义。慈禧闻禀略安,转念一想,阎敬铭虽有私心,但也是为国为民,忠心耿耿,不仅未加治罪,竟欣然御笔赐封丰图义仓为“天下第一仓”。
八国联军攻入北京,慈禧西逃陕西,路过华阴时,百感交织,竟挥毫泼墨,为阎敬铭题写“龙”、“虎”二字,以示宽慰之意。
为纪念阎敬铭修仓有功,当地百姓在丰图义仓西邻修建了“阎公祠”,“龙”、“虎”二字刻碑竖于祠内。“文革”期间,阎公祠惨遭毁损,“龙”、“虎”二碑遂迁存于丰图义仓的文公祠前。文公祠建于北仓墙顶,是纪念南宋社仓倡导人、儒家、理学家、紫阳仓祖朱熹所建。
传承仓史
丰图义仓建成100多年来,储过多少粮,轮换了多少次粮食,在历次天灾大旱中赈救过多少条人命,对地方的政治、经济、民生做出过多少贡献是无法计算的。丰图义仓承载了古代仓政、仓储历史、仓储文化,特别是古代仓库建筑的整个历史。
古代仓制有多种形式,归纳起来有两类:一类是民办粮仓,由当地老百姓、民间义士、富裕人家自愿捐助兴建,目的是存余备缺,以解急需。另一类是官办仓,主要有常平仓、储备仓、转运仓、太仓、内仓、营仓等。官办常平仓基本上各州都有,老百姓的田赋收存于常平仓,灾年朝廷调常平仓的粮食赈灾救民;内仓是各级官员的俸禄粮仓;营仓是供官兵的粮草仓。
电视剧《天下粮仓》说的是康熙年间的兴仓储粮之事,演绎的是京通二仓的故事。与京通二仓相比,民办丰图义仓储粮仅区区3万石,其规模、位置、名分等多方面都不具备“天下第一仓”的美誉,但丰图义仓能得“第一”,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和特殊性。
丰图义仓选址在雄居黄河岸边的河塬上,地处扼守古渡驿道出入潼关的交通要冲,不仅具有高显、通风、干燥和交通便利、排水通畅等粮仓的必备条件,而且丰图义仓周围建外城、挖壕沟,内城又以仓墙合一的建筑形式构筑,突出了粮仓的储粮和仓城的防守作用,设计为砖墙窑式仓城,对粮仓的防火、防盗、防农民起义军入占等都有独特的作用。
丰图义仓是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倡导修建在家乡的义仓。在慈禧看来,阎敬铭是大学问家,掌握财权军权,忠心耿耿,能回乡倡导修建义仓,其良苦用心难得。慈禧御封“天下第一仓”自有嘉勉之意,也算给了阎敬铭面子。
岁月沧桑1958年,修筑三门峡电站实施移民工程,朝邑县合并到现陕西大荔县,朝邑成为大荔的一个古镇,丰图义仓改为镇粮站,成为当地重要的储粮基地,每年通过民政部门向困难户、灾民发放救济粮,向当地城镇居民和部队官兵提供生活用粮。
丰图义仓有着极其丰富的观赏、研究价值和优越的地理位置。外城内曾出土过汉瓦和古遗址,此地自古便是古渡要冲和军事城堡。丰图义仓所在的南寨子与仅隔古渡驿道的北寨子都曾有城堡,是扼守东出潼关、西入关中的古渡军事要塞,古渡遗址、军事浮桥仍在,方圆50里驻有兰州军区、兰空等多家军垦农场。
北寨子村有岱祠岑楼和金龙高塔。唐朝建岱祠,原有钟楼、鼓楼、献殿、围廊、圣母祠、药王祠等20多座建筑,现仅存宋朝所建岱祠岑楼(戏楼),建筑学家梁思成称戏楼为古建的经典之作。金龙高塔七层八角,砖灰结构,早建于唐,曾建有金龙寺,为藏经之塔。
朝邑有着浓郁的关中东府民俗文化、黄河文化、沙域文化,三纵三横的高速公路和环黄旅游线穿越此地,毗邻西岳华山和祭祀华岳的西岳庙,隔河相邻的山西有多处悠久的古建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,守仓人逐步认识到它潜在的参观价值和得天独厚的优势,开始挖掘丰图义仓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,加强对外宣传,开辟教育基地,游人络绎不绝。
评论 (0 个评论)